訪客留言簿

星期二, 2月 26, 2008

【拆箱文】遙仰凰華 -入學紀念包-

包裝

因為我有順便訂另一套,所以是用大紙盒送來的(之前的雪之華只有用半透明防撞便利袋裝而已,當然裡面是有放紙板遮醜啦。 XD ),總之是上掀式,三邊黏膠帶,底下無縫,裡面再放m字型防撞保麗龍片。

遊戲包裝盒方面,封面只有一種,不過入學紀念包在正面標題下有寫「入學紀念」就是。然後正面封膜還貼上了「18 限制級:未滿十八歲之人不得閱聽」(更正:這是直接貼進包裝盒上的)跟「賀 美少女ゲームアワード2007大賞 榮獲多項第一!」兩張貼紙。總之遊戲盒是上掀式的,六面都有印刷,底色是會讓人感覺很高級的那種暗紅色。

下面來說明六面各印了些什麼。

  • 正封面是封面圖、台日製作公司名稱(左上)、作品中日名稱(下)、精裝版本字樣(最下)。
  • 上掀式開口是從正封面右手邊側面提起來的,只有印了個校徽而已。
  • 左手邊側面由上而下依序是標示了台日製作公司名稱、作品名稱、精裝版本字樣、女主角風祭雅立圖、使用的儲存媒體(DVD-ROM)、適用的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 2000 / Windows XP)、語言版本(正體中文版)、產品序號(FDM-007-1)。
  • 上側面是分校系四名女主角及配音員名稱。
  • 下側面是本校系四名女主角及配音員名稱。
  • 最後是背封面。上半部是劇情簡介(附背景圖)、中間是遊戲擷圖、接著是入學紀念特典的內容物說明(沙發抱枕套、音樂光碟、BGM光碟、廣播劇光碟、入學紀念手冊)、然後是主要製作人員名稱(編劇、原畫、BGM、主題歌、導演)、再來是系統需求跟限制級作品相關警告、最後是版權聲明和客戶服務資源、右下角則是建議售價跟一維條碼。

總之來拆封吧。(另外官網的網購特典是包在小塑膠袋中的附別針胸章,上面印有女主角風祭雅半身圖加作品中文名稱、台日製作公司名稱,當然我是不會想戴這玩意在身上的啦……)

入學紀念包內容

為了避免傷到包裝盒,建議從上側邊或下側邊包裝膜在封膜時,所跑出的凸塊,用鼻毛剪剪開來,然後只切破開一邊,好方便以後能裝回去。

包裝盒從右手邊側面打開來時要注意慢慢來,建議是上右下三側向外稍微拉開一下下(因為盒子會吸黏住,大概是靜電的關係?),再從上下兩側抬起來啦。(還有包裝盒打開會有股幽香之氣,那是石化製品塑膠跟印刷品油墨的味道,請保持房間通風,別吸太多。)

打開來時,最上面是放枕頭套(當然沒有枕心,枕心請找米店老闆要個小女孩來裝。),不過我拿到的這個抱枕套的外包塑膠袋,上面的封膠沒黏好,所以拿起來時會發現稍微黏到了盒子裡面,總之沒啥大礙就先不管了。

接著出土的是同公司的雪之華廣告單(單面全彩印刷)、入學紀念手冊、回函信紙。

再來最底下的是光碟共四片分兩盒,由上而下是遊戲光碟(DVD-ROM)、遊戲音樂(BGM CD-ROM)、歌唱曲(VOCALS CD-ROM)、廣播劇(Drama CD-ROM)。這裡要注意一點,裡面不會有日本店家特典的電話卡,而且廣播劇只有「凰華女學院宣傳影片之路」一張,沒有像日本一樣有另一張『モダン・チューリップ』,雖然預約特典沒比照日版有點可惜,不過多了抱枕套其實算是不錯的補償?(汗)

總之最後來看一下抱枕套跟入學紀念手冊吧。

入學紀念手冊是橫向 25x18cm 的,全彩 32 頁。有插圖、角色介紹、人物及制服草圖、導演及原畫專訪、主題歌中日歌詞、諸位作曲家的樂曲解說、作曲家總監跟吉他演奏者的專訪、廣播劇劇本翻譯(六面)、 27 頁開始是中文說明書(不重要先略過不談)、倒數第二頁是 Trouble Shooting 跟客戶服務管道的說明、最後一頁是台日製作人員名單這樣。……總之有能力弄完 27 頁前面那堆翻譯的真是毅力可敬……

接著是沙發抱枕套。本代理作是採中文代理名稱「遙仰凰華」四個大字,右下角再加標原文的讀音「はるかにあおぎ、うるわしの」這樣,基本上是遵照原圖案設計的。抱枕套折疊得還挺整齊,看得出來是有受國軍虐待過的(以上大誤)。抱枕套拿出來時(味道挺重,請記得洗過再用,雖然怎麼洗我沒頭緒啦。),是用三對三的折法,長寬為 48x64cm 左右,雙面的角色都是(日方官網人氣投票第一名的)鷹月殿子,圖案當然是不一樣的(雖然都是坐姿,但是一面有淘氣的風,真讓我不知道該怎麼拿去洗好。)。然後構圖是右上角標題圖案,右下角台日製作公司名稱,剩下的空間就是女主角這樣。(另外抱枕套的拉鍊沒拉上,我猜是因為這樣比較好擠出空氣,避免虛漲空間。)

下面沒了(呃)

其它

……話說我其實一直以為代理名稱中的是「鳳」呀,不過仔細想想「鳳凰」是一公一母的。(汗)

(還有別問我印刷品質如何,我只能說沒有掉墨,但是手邊沒有日文版實物放旁邊,只靠沒校色過的螢幕判斷,這種事我現在可沒膽做。)

然後我懶得測試光碟檔案正常與否了,事實上我只要能在日文環境下,不用 AppLocale 等的編碼輔助程式,也能正常跑遊戲也就好了。(呃)

對了,真要說有什麼不滿的話,大概是盒子右邊做得「有一點點」小,所以入學紀念手冊不太好放進去吧,會稍微卡住一點點。

星期六, 2月 23, 2008

[翻譯筆記] 翻譯歌詞是無力的

能同調時會覺得飛上天了,雖然事後回來看,其實錯得一塌糊塗, 不過都比不上完全對不上電波,只能邊亂猜邊跺腳來得好多了。

總之翻詩歌需要的是作詩作詞的,不是一般的翻譯了……

星期四, 2月 21, 2008

兩家日式料理店「丼久」與「久留米」的初嘗評價

導覽: 丼久地址電話 | 丼久初嘗評價 | 久留米地址電話 | 久留米初嘗評價

「丼久」是在高雄市,而「久留米」是在屏東市的這樣,兩間的炸豬排料理都是好口碑作品。(不一定是指美味啦)

店家地址電話

  • 店名: 丼久的家和風美食館 (網站) (註:丼的發音他們是唸「動」)
  • 地址: 高雄市三民區龍江街 34 號
  • 電話: 07-323-0909 (一般來說只有想吃很多東西又不想等太久時才需要打電話預約好方便他們準備)
  • 營業時間: 上午 10:30~14:00 ,下午 17:00~21:00 ,公休日不確定。
  • 筆者的交通方式: 走建國路往火車站前站,途中的陸橋右轉,走到民族路跟九如路交叉口上左轉進九如路,走走走看到全家超商後右轉拐進龍江街慢慢走一小段路,右手邊就是。
  • 大概的消費範圍: 新台幣 50 到 650 元之間吧
  • 備註: 現點現作(現場點菜現場料理),大概要等十分鐘到二十分鐘不等。然後有最低消費金額 50 元規定。
  • 其他人的評價: Mobile01, 愛評網
  • 店名: 久留米(くるめ)
  • 地址: 屏東市南京路 38-1 號
  • 電話: 08-732-6068 (一般來說只有六日兩天才需要打電話預約看看有沒有位子)
  • 營業時間: 上午 11:00~14:00 , 下午 17:00~21:00 ,每週一公休。
  • 筆者的交通方式: 從光南量販店前那條路,往媽祖廟過去,中途有警局,旁邊是條可進入的單行道,進去第二條交叉口右邊就是。
  • 大概的消費範圍: 新台幣 50 到 350 元之間吧
  • 備註: 現點現作(現場點菜現場料理),大概要等十分鐘到二十分鐘不等,沒提供外帶服務。
  • 其他人的評價: Mobile01

丼久初嘗評價

門前看到有水濂洞佈置的就是丼久,進去後先拿桌上的菜單跟酒精筆畫一畫要吃的菜(桌旁底下有掛著一本餐點照片可參考),然後到櫃台付帳等上菜就好。(櫃台沒人時可以按服務鈴叫,另外廁所要上樓,記得開燈。)

我第一次去點的是 HO 定食套餐,味道爽口明確(還是該說清爽簡單?)。然後下面是之前吃的時候寫的筆記照抄大部分的。

炸好切開的炸豬排,麵衣沒多餘味道。 海帶條跟醃蘿蔔片酸甜開胃。 其他還有芝麻豆腐跟青菜,吃來十分清爽。 海帶蛋花湯有點鹹。 百香果汁(好像吧)滑口醒神,甜度適中。 只是豬排好像太結實有彈性了,不好咬。

總之吃得很爽。

然後我改天去又點了「超 High 起司豬排飯」……嗯…一般人還是別嘗試自己吃光這東西,火腿、豬肉、炸麵衣、起司,跟臉一樣大的炸豬排算小事,但是加上底下的起司拌飯(還有幫助不了消化的配菜),吃一半就會讓你血糖升高,腦袋呈空白狀態,非常不建議跨縣來的挑戰者無謀點餐,而且這還算是小號的了。(順帶一提外帶的紙碗要 5 塊新台幣這樣)

另外你去吃的時候有碰到他們家小孩的話,可能他們會問你要不要留張照,不想的話可以拒絕的,別太緊張。 e_e

(參考價格:丼久HO定食套餐 170 ,超 High 起司豬排飯 320 。)

久留米初嘗評價

我點的是炒飯跟炸豬排,剛好算是有點油的。

不過炒飯的油,我是指滑口的油就是,並不會讓人覺得味道很重,只是沒放什麼大塊的肉有點可惜就是。 XD

然後一公分厚的炸豬排沒加啥特別的調味料,習慣香辣口味的人可能剛吃時會不習慣,不過這種炸豬排吃下肚後,會讓人回味的不是辛香料,而是細細嚼食豬肉時的汁香肉嫩,不過這家的豬排肉汁不會多到咬下去噴很遠就是,所以奇怪的妄想先放一邊吧。另外我覺得除了番茄醬外,也想配點果醋還啥的微酸醬汁呀。

其它還有手捲(圓椎型的海苔包飯),口味有蝦子(好像)跟蘆筍(大概)兩種,不過這次去我沒吃就是。另外除了炒飯外,也有炒烏龍麵,只是要等久一點點,建議早點去吃比較好。

(參考價格:炒飯 70 元,炸豬排 120 元。)

其它

兩間的店長店員好像都是家庭式經營的(我是說,丼久是一家人經營的,久留米也是一家人經營的,兩家不同人這樣。),氣氛蠻溫和的,只要你不介意他們的家人會在業務稀疏或休息時,坐一旁寫作業或吃飯的話,那應該可以在那吃得挺滿足。

【筆記】日本的社交網站

社交網站(ソーシャル・ネットワーキング・サービス, Social Network Service, SNS)覺得好像可以當成題材來寫,總之先記錄一下。

  • mixi(ミクシィ) -- 日本最大的 SNS ,屬於邀請制的。社群屬性最混沌,基本上這裡可以找到任何類型的人。使用電子郵件當唯一獨有的帳號,不登錄就什麼都看不到。 (Wikipedia 上的 mixi 條目)
  • Filn(フィルン) -- 秋葉原系(アキバ系SNS)取向的,印象中是這樣啦,自由參加制。雖然我從開幕不到半年就加入了,不過老實說還是搞不懂這裡要用怎樣的話題比較好炒熱(汗)。使用電子郵件當唯一獨有的帳號,不登錄還是可以看到某些有設定公開 RSS 的日記項目。 (Wikipedia 上的 Filn 招牌少女設計者「渡辺明夫」條目)
  • pixiv(ピクシブ) -- 「以圖會友」主題的 SNS ,自由參加制。是很容易讓人點滑鼠點上癮的地方。使用 pixiv 帳號當唯一獨有的帳號,不登錄只能看到預覽圖片(另外不接受 Hotmail 註冊)。 (Wikipedia 上的 pixiv 條目)
  • drawr -- 塗鴉版的 Twitter ……很像啦。 XD (帳號跟 pixiv 的相通,要看線上繪畫過程得先安裝 Flash Player 才行。)

加入方法應該不需要我教就不寫了啦 _A_

(另外目前的連線速度,我用 Hinet 8Mbits 測是 pixiv 最快, mixi 是圖片容易出不來, filn 的話要看主機穩不穩定。)

……對了,有其它不錯的 SNS 網站的話,也請不吝提供一下,感謝。

隨手記

(感謝 hzhwang 提供) PIAPRO(ピアプロ) -- 初音咪苦官方交流美術館(大概), 手書きブログ -- 繪圖式網誌

星期二, 2月 12, 2008

ImgBurn -- 簡單好用的燒錄軟體

前言

因為 2.4 版實在太無腦好用了,所以我決定要寫一篇文章告訴大家呀!

  • 2008.02.18 更新,更換程式介面語言找了些中文化檔案,另外在其它說明裡也新增了開啟程式時,自動切換到特定工作的方法。
  • 2008.02.17 更新,更換程式介面語言,不過這程式語言檔案雖然是 Unicode 編碼的,程式本身卻還是不能正確顯示非系統語言的檔案呀……另外不知道哪裡可以設定直接進「燒錄資料」的模式呀…(還有音效是可以換的這樣)

2008.04.07 v2.4.1.0 在 4/1 釋出了,我還沒下載來看,不過重點好像是「絕對路徑」改成「相對路徑」,還有支援音樂映像檔搭 CUE 資訊檔來燒片的功能吧。

操作說明

安裝好 2.4 版後,執行 ImgBurn 會看到下面這樣的畫面。

ImgBurn 2.4 版的開始選單畫面

然後……嗯…抱歉,上圖表達的實在太淺顯易懂了,所以我也不知道還能說明啥。 \^o^/

總之圖片上,分析一下圖示,可以看見五種構成元素。媒體有「光碟、資料夾(檔案)、光碟映像檔」三種,動作有「寫入、檢查」兩種。

其中綠色箭頭的除了代表「寫入(=燒錄)」以外,還有「製作映像檔、測試燒錄品質」的意思。

燒片

要燒片的話,點開始選單畫面右上角的「 Write files/folders to disc 」就好。接下來會看到這樣的畫面。

燒錄檔案及資料夾到光碟上的操作畫面

最上面那行是選單工具列,應該沒什麼機會碰就不提,有興趣的可以自己看看。

接下來分析一下主畫面,可以發現共有四個區域。左邊三個區域由上往下看依序是「選取檔案及資料夾」、「選取使用的燒錄機」還有「執行燒錄動作」,而右邊則是一堆煩死人的設定,基本上全照預設值就好,想調的請自己再去看。

這邊要提一下的是選取檔案及資料夾的方法,所以請看一下左上那區域,這裡我再把圖割成三塊,並給各區域不同代號方便說明。

筆者為了方便說明燒錄時如何選取來源檔案而弄的分區說明圖

總之這裡我分了 A B C 三個區域。區域 A 是之前選擇過的檔案或資料夾的記錄,一旁的綠色加號(+)是把下拉記錄中選好的再加進區域 B 去;區域 B 是已經選好準備要燒錄的東西;區域 C 的五個圖示由上到下,依序是「加入檔案」、「加入資料夾」、「移除選取項目」、「移除全部項目」跟「放大 B 區域」。嗯,就這樣。

另外你也可以直接用拖拉的方式,把檔案跟資料夾,從 Windows 的檔案管理程式(就是一般在開的資料夾的那個畫面),拖拉到 ImgBurn 的 B 區域,一樣可以加入檔案跟資料夾。

右邊區域的詳細設定

連我都不想碰,不過有人想看的話,我就順便寫寫我知道的吧。

  • Information -- 選好要燒的東西,按按下面的計算機,就會告訴你檔案大小,還有會吃掉你現在放在燒錄機裡的光碟多少空間之類的。
  • Device -- 可以調整燒錄時的寫入速度,還有要燒幾片出來之類的。
  • Options -- 只要知道預設值的「 ISO9660 + UDF 」可以讓你放中日韓等一堆不同語言的檔案來燒就好,其它不重要。
  • Labels -- 你如果燒好片後,把光碟放進電腦讀,發現顯示在電腦裡的標題名稱是「 UNDEFINED 」啥的很難看的話,可以在這裡的「 Volume Label 」自己手動打新名稱改改。要打在 ISO9660 還 UDF 好像是隨便,不過兩者只是差在可以塞多少字,還有 UDF 可以讓你打一堆外語當標題的樣子啦。(胡扯中)
  • Advanced -- 看不懂也無妨,知道這裡有個製作可開機光碟(Bootable Disc)的選項就好。

其它

製作光碟映像檔、燒錄光碟映像檔這些有的沒的,應該也沒啥好說的,大家自己試試看吧。

另外這軟體支援 Windows 95~2008 的版本,也可以在有安裝 WinE 的 Linux (或其它 x86 *nix OS)上跑。

然後想要每次打開都進特定工作模式的話,從選單工具列的「 Tools → Settings → Events → On startup 」這欄裡可以調整。

還有覺得燒錄檔案時會跑出來的確認視窗很煩人的話,可以從 ImgBurn 的選單工具列「 Tools → Settings → Build → Don't prompt Image Details 」勾選該項目就不會跳出來煩了。

更換程式介面語言

下載

首先你可以上官方下載頁面查查有沒有人翻好了,不然可以自己參考官方的語言檔案製作方式下載「原始語言檔案」跟「翻譯工具」兩個檔案,來弄個喜歡的介面語言檔案。(很簡單的,可以試試。)

目前可以用的中文化檔案:

我剛用好的最低文化水準的中文化檔案(僅供燒錄檔案的人用)。 (zSHARE 下載點) ... 我剛用好的最低文化水準的中文化檔案(僅供燒錄檔案的人用)。 (zSHARE 下載點)不好意思,發現個漏翻的(Current Media:),需要我提供的中文化檔的,請重新下載上面沒畫刪除線的那個。

安裝

安裝語言檔案的方法,是把下載回來的 imgburn_2.4.0.0_zh-tw.lng 檔案,丟到 ImgBurn 2.4.0.0 的安裝資料夾底下,一個名稱是 Languages 的資料夾中。

照預設值安裝 ImgBurn 的人,應該在 Windows 桌面上會看到 ImgBurn 的圖示,鼠標移到圖示上,點擊滑鼠右鍵選擇「內容」,裡面有個「搜尋目標」的按鈕,點下去就能找到安裝目錄了。

使用

弄好語言檔案後,在 ImgBurn 的選單工具列「 Tools → Settings 」的 General 中,有個 Language 的下拉選單就可以調整了。

參考資料

星期四, 2月 07, 2008

True Image - 快速方便的備份還原方案

更新

Acronis True Image 是在最近幾年,評價相當不錯的全系統備份還原軟體。(附虛擬作業系統功能,讓你可以建立個虛擬環境測試些東西,玩壞了也不會傷到原有系統,跟「影子系統」挺像的。)

試用版有完整功能可以讓你玩 15 天,然後我猜預設值是只要在最後一步問你要不要實行(Proceed)設定好的工作時,別按下「實行(Proceed)」的按鈕,就可以隨便玩的東東。(不包括連自己做了什麼都不知道的這情況,雖然最後有實行按鈕時的畫面也會問你要不要做這些事啦。)

重點說明

很多人以為這軟體一定要用救援光碟(Bootable rescue media)才能跑,事實上並不是這麼一回事。不必格式化(format)也不必用光碟開機,只要把你備份好後生出的一個檔,隨便丟硬碟還 USB 碟、光碟上就好,平時直接在 Windows 下就能執行還原,然後真的不能進 Windows 時才需要用到 rescue media 。

然後在還原時,單一還原檔可能會有兩個東西讓你選擇要還原哪個。一個是讓你還原分割區內資料的,另一個則是還原磁碟分割表資料的,我想除非你有把磁碟重新分割過,不然是不需要還原分割表的。最後還原完畢進 Windows 時,會先掃瞄一下系統還啥的,應該是正常的啦。

(補充一下,我太久沒開 Rescue Media 跟 True Image 了,不太確定還原的是 MBR 還是整份檔案配置表,事實上 True Image 除了還原資料外,還可以選擇還原 MBR ,只是我現在還是沒搞懂硬碟檔案架構,所以 MBR 到底有什麼影響根本感覺不出來。 lol → SPFDisk 官網的硬碟分割表啥的說明

基本功能

以 Windows 作業系統上的 True Image 居家使用版(Home)為例,裝好後,從「開始 → 所有程式 → Acronis 」進去執行 AcronisTrueImageHome 的捷徑,就會出現以下四種工作:

  1. 備份還原(Backup and Restore) - 總之就是備份還原一整顆硬碟,或某些分割區,或某些檔案,或特定的系統資料。
  2. 測試儲存(Try&Decide) - 啟用時建立虛擬作業系統,只有在你要存回原始作業系統時才會動到原始作業系統。
  3. 磁碟工具(Disk Utilities) - 無腦備份一整顆硬碟、新增一顆硬碟當備份碟(好像)、刪除磁碟分割區、銷毀資料、清除系統記錄的。
  4. 管理工具(Management Tools) - 總之就是設定備份時的一些預設動作之類的吧。

備份還原

基本上是以硬碟或分割區為最小單位,或是照程式預設的幾個選項來備份。

(中略)在 Backup 設定精靈中,「 Select Backup Mode 」有三種選擇。「 Create a new full backup archive 」完整備份是建立全新的備份壓縮檔;「 Create an incremental backup 」增量性備份會比較所選的完整備份壓縮檔,或是連接到該完整備份的最後一次增量備份檔內容,和備份磁區間的不同,建立追加的個別備份檔,還原時得跟完整備份檔放在同一資料夾內(或分成不同張光碟);「 Create a differential backup archive 」差異性備份是只比較所選的完整備份壓縮檔,和備份磁區間的不同,建立一個追加的備份檔,還原時得跟完整備份檔放在同一資料夾內(或分成不同張光碟)。

其它有的沒的請慢慢看每個步驟的說明,或是在選單工具列的「 Tools → Options 」慢慢調。

救援光碟

另外製作好備份壓縮檔(副檔名是 tib)後,記得也製作片 Bootable Rescue Media Builder 光碟之類的,這可以在你的作業系統開不了機時,直接用光碟等媒體啟動 Acronis True Image 作業環境,並執行還原備份檔到指定的分割區。

疑難雜症

備份好後,系統分割區跑到 C 槽以外了?
偶爾會發生在 Acer 出廠的電腦上的樣子,總之就是因為他們有在 C 的分割區前(請用磁碟管理軟體看看),劃了一個不知道有什麼用的空白分割區,然後出廠的系統也需要有那個分割區的關係,所以想辦法把那個分割區弄回去就好。(所以重割時記得要筆記一下原始的分割區狀況這樣)
人家只是想調整分割區大小而已~ QwQ
GParted 弄一弄看看吧,一樣會在調整好後,進 Windows 時掃瞄磁碟的樣子。( GParted 我想燒成光碟拿來開機就可以用了吧……太久沒用忘了。)

其它

因為這程式預設安裝後會常駐在系統服務中,方便你隨時啟用備份工作,所以不喜歡開機時跑一堆程式的人,請自己想辦法關掉,或者不用的時候移除掉(呃)。

然後這程式可以設定排程,自動備份的樣子。下面也有些教學資源,參考看看。

星期一, 2月 04, 2008

[計劃圖] 簡易的三立方體魔術方塊軟體

我是不確定有沒有人做出來了,不過我主要是想弄這東西來研究魔術方塊啦。

簡單來說就是只用數字九宮格操作,還有怎樣表達方向的概念。

首先是轉動方向。 3x3 的魔術方塊只會有橫三直三,共六條雙方向移動線。所以只要把單面的方塊放上九宮格,依照實際轉動方向,依序按兩個數字鍵就好。(比如說 12 、 13 、 31 、 28 ……)

再來是翻面。以上下翻面為例,拉平會看到四面共 9x4 格,不過一次翻轉九十度,可能不符合平常在玩的人的觀察方式,所以要有調整翻轉角度,或是可以連續翻轉(比如說連按三下以上就會繼續多翻轉幾次之類的),然後除了上下左右翻,也會有斜著翻的,這裡要注意一下。所以實際的操作方式,就是連按九宮格 5 以外的數字鍵時會翻轉,連按 5 會轉回一開始(最初開始或是讀取記錄後的一開始)的角度,轉回一開始的角度的狀態下,再連按九宮格數字鍵 5 的話,就翻 180 度到另一面去(不過這有必要嗎? XD )。

總之大概就是這兩點吧。 @@>

其它參考網頁

螢幕色彩校正資源統整

星期日, 2月 03, 2008

[翻譯筆記] 翻譯水準的差異是怎麼來的

翻譯不是丟進機器跑一跑就會出來唯一解的玩意, 所以看到一部作品翻成我們的語言卻不好讀,就我猜想到的大概有四種情況。

  1. 一是作者本來就是這樣寫,翻譯的不敢翻太好讀;
  2. 二是翻譯的寫不出好讀的詞句,或是看不懂原文想表達什麼;
  3. 三是沒辦法慢慢潤稿查證校正到讓人覺得好讀,或是公司太摳讓人不想效命;
  4. 四是根本沒有翻譯,只有個編輯在弄而已。

所以與上面四點相反的情況,就有機會變成好讀的作品。

星期六, 2月 02, 2008

從電腦輸出訊號到電視的方法

前言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好不容易花大錢買了大尺寸電視,卻只能看些無聊的台灣節目而心生不爽吧,要另外買台 DVD 還 BD 播放器,又會覺得要挑一堆東西很麻煩吧。總之就給它乾脆點,買台高階獨立顯示卡的筆記型電腦當入門娛樂管理機吧!

然後下面是我這幾天用 ASUS M6B00N 跟 LG 37LC7D-DA 實驗的心得。

註:下面提到的 D-sub 端子螢幕線,是指接頭呈 D 字梯型,兩側鏍絲間距 2.5cm ,三排共 15 根針腳的那個;傳送的影像訊號是紅綠藍三色分離,加上垂直與水平同步訊號的 RGB 訊號規格。(感謝巴哈姆特電玩資訊站的 lcabc 網友的詳細教學,不過我這裡只挑需要的部分寫而已。 XD )

筆電 -- ASUS M6B00N

  1. CPU: 實際跑起來有 1.5GHz 應該就夠了,解影像的重點是顯示用的 GPU 這樣。
  2. GPU: 獨立(記憶體)顯卡、 D-sub 或至少 S 端子輸出、內建記憶體 64MB 還 128MB 以上、順帶一提我這台是 ATI MOBILITY RADEON 9700
  3. HDD: 空間夠大可以放影片、轉速 4200RPM 以上、高興的話買 2.5 吋雙 USB 連接線供電兼傳輸的外接隨身硬碟也可以
  4. RAM: 裝 Windows XP 至少要有 386~512MB 、沒用的服務關掉、虛擬記憶體關掉
  5. 播放軟體: 我是用 K-Lite 配內附的 MPC(Media Player Classic)
  6. 影片或轉檔編輯啥的軟體部分: 賣問 :x
  7. 螢幕線: 長度適當的 D-sub 公對公連接線
  8. 音源線: 立體聲公對公連接線

電視 -- LG 37LC7D-DA

  1. 影像輸入端子: D-sub 、 S
  2. 音源輸入端子: 立體聲道(單接頭)、左右聲道(雙接頭)
  3. 頻道切換: RGB 影像+立體聲道、 S 影像+左右聲道
  4. 畫面比例調整: 16:9 、 4:3 、 16:9 放大( S 影像輸入才有)
  5. 喇叭: 不是只會發聲的吹風機都好、忘了有沒有音源輸出端子了 o_o|||

軟體調教

首先把 D-sub 線接好,進 Windows XP ,從筆電那抓到電視,電視也切到 RGB 頻道後,筆電裡在桌面空白處按滑鼠右鍵選「內容」看「設定值」啥的,會看到有兩台可用螢幕,點一下右邊的,把那台(即電視)當延伸桌面來用,然後解析度調到 1024x768 為佳,因為電腦大都不會有電視用的 16:9 比例,所以還是調個適用的就好。(現在一般電視垂直掃瞄線是 720 ,所以設 768 時,畫面右邊可能會跑出去就是。)

接下來是播放軟體 K-Lite 及 MPC 。打開 K-Lite MPC ,在選單工具列的「 View → Options 」中,找到「 Player 」項目,勾選(O)或取消(X)下面幾項,這樣用起來比較無腦點。(註:操作過程式不小心關掉什麼工具列時,按按 Ctrl 加 0~7 的按鍵試試能不能叫回來,或是在播放視窗按滑鼠右鍵叫出選單調。)

  • (O) Launch files in fullscreen
  • (X) Exit fullscreen at the end of playback
  • (O) Remember last window position

然後 Options 視窗左邊的 Playback 裡可以調重播次數的就自己看著辦吧。

接下來很重要的地方,就是電視解析度跟螢幕解析度不同的問題,解決方法是從選單工具列的「 View → Video Frame 」中,把 "Touch Window From Inside" 調成 "Stretch To Window" ,這樣子用 16:10 的電腦螢幕解析度,播放 16:9 比例的影片時,應該就可以看起來比較正常了。(我沒仔細比較過,可能左右兩邊會少掉一點?)

最後是試播。然後要建立播放清單的話,我建議在存播放清單的詢問視窗,把 Encoding(字元編碼)從 ANSI 改存成 UTF-8 比較好,不然語言環境改變時,清單內容會變亂碼。(播放清單從 View 選單或按 Ctrl-7 可以叫出來,把檔拖進去,在播放清單視窗按右鍵會有選項可以調。)

使用 KMPlayer 播放器

雖然不太確定現在的 KMP 改版做成怎樣了,不過我先以手上的 kmp2.9.1.1045(有加入解碼檔案的自訂版) 當例子說明。

KMP 在使用上比 K-Lite MPC 方便一點,只要按住 Alt 跟 `(通常在鍵盤左上角) 兩鍵,就可以切換特定畫面比例了。另外也有記住上次播放位置的選項,還能設定視頻渲染器啥的,以及播放時的效能跟執行優先度,如果真的要當家庭娛樂中心的話,用這個也許不錯。( Mplayer 不熟就先不說了)

  • 切換特定畫面比例 -- Alt 加 ` 兩鍵,或者從右鍵選單的「螢幕控制」中調整。
  • 記住上次播放的位置 -- 按 F2 鍵進「參數選項」視窗後,「一般選項 → (右邊欄位)還原到上次播放位置」,注意是上面那個,下面那個是開啟個別影片時的時間位置。
  • 播放時自動全螢幕 -- 參考上面「記住上次播放的位置」的選項,同一頁中有個下拉選單是調整「螢幕狀態」的就是。
  • 視頻渲染器 -- 在 KMP 視窗中按滑鼠右鍵,開啟選單,裡面的「進階影像 → 視頻渲染器」就是,我個人覺得選擇有 RGB 的比較好,不過其實是要看情況的,我沒研究就不多說了,各位挑個看得高興的用就好。(不過 DirectShow 類的不會處理鋸齒問題的樣子)
  • 播放時的效能跟執行優先度 -- 「參數選項」視窗的「一般選項 → 播放」裡,「超級速度模式」跟「優先級」兩個就是,不過優先度別調到最高(即時),不然系統跑不動別的東西時,感覺會很容易出問題。
  • 想連續播放相似檔名的影片時 -- 「參數選項」視窗的「濾鏡設定 → 無縫播放」調看看。(我個人試的時候並沒有成功)
 

本站著作(不包含圖片、影音以及回應留言)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5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