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寫一篇 [翻譯筆記] 是在說中文拉長音的用法,不過今天忽然重新想了下,老實講呀,喜歡把「ああ」翻成「啊啊」的,該怎麼說,日本人才不是那樣唸的!
用一般說話時的音量,感嘆詞要就拉長音,要就短短一聲,如果短短好幾聲的話,通常是表達催促、不耐、不快、鄙視、冷笑之類的負面情緒。比如說「唉、唉、唉」就是表達非常無可奈何的心情,而「呼呼呼」則是冷笑聲。還有中文通常單一字的音就很複雜了,所以表達不屑的「哼」不必用「哼嗯」。
然後常在武俠作品中,看到大俠發自丹田大聲笑的「哈哈哈哈哈哈哈」的,這算是豪邁直爽的笑法。
然後之前有提到「哈啊哈啊」跟「哈、哈、」,我覺得還是依情況處理的好。比如說爽到虛脫出神時就用「哈啊哈啊」,興奮到恨不得餓虎撲羊時就用「哈、哈、」這樣。
另外離題一下,點名應答時的「はい」其實算是「有(音讀「幼/ㄧㄡ(4)」)」的意思。更多的「はい」用法就等以後想到再寫吧。
……然後,嗯,發語詞像「嗯、呃、喔」之類的,也順便藉這機會說好了。
「嗯」通常是帶有猶豫感覺的;「呃」是聽到冷場、吐槽,有點蠢又有點危險的話,答不出話時用的;「喔」則是有兩三種,短短一聲上揚的是吃驚,拉長長上揚聲的是表達對話題有興趣(可能是想提問),拉長長下抑聲的是表達喪氣。另外還有一種比吃驚長、音調介於有興趣和喪氣間的,表達的就是「啊你話到底是說完了沒」。(然後「啊」也是勉強可以這樣用)
總之我認為,中文本身就是字短,但音雜的語言,沒必要硬是跟日文那種表音文字的字數配合。
最後再提一件事,我不喜歡一看到「など」就想翻「之類」「啥的」「等等」這些還那些的,說中文的並不是人人都愛在表達自己舉例不完善時,加這些字詞下去的,更何況日文這詞也不是一定要類舉時才會用到。(總之就是別一字死譯啦 XD )
對了,還有一件事,教育部新改版的國語辭典爛斃了啦,硬是要開 JavaScript ,而且還會忘了把資料吐出來。 /o\
2 comments:
firefox看不見視覺驗證耶,ie倒可以。之前看了一篇名為「小學生的作文『打炮』」的文章,於是想查國語辭典是不是真的解釋打炮為放鞭炮,「咦!內容怎麼沒有出來」 ,原來是JavaScript惹的禍啊。
給上面的匿名:
視覺驗證的那串英文,我用 Pigfoot Firefox 2.0.0.12 可以看到,我猜應該是你有不小心擋掉圖片吧,因為你好像有看到該圖片的替代文字(就是「視覺驗證」),所以我建議你查查「選項 → 內容 → 自動載入圖片」旁邊的例外網站試試。
然後國語辭典網站查了字,有顯示「找到 ~ 則」卻沒東西,那應該是他們的主機沒吐資料出來吧(我試過換別的瀏覽器也是沒東西)。總之懶得想原因了,只是這對沒日沒夜搞翻譯的人來說實在很不方便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