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羞恥的生物,不靠愛與勇氣與希望,這三種正面積極快樂的因素在背後推,就無法以人類的身分活下去。
不敢反抗他人不正的行為,隨意打壓自己不懂的事情,嘴上說得好聽卻只是想做些齷齪事,如果不用些未來有希望、改變要勇氣、一切都是愛的理由來解釋自己的行為,就會羞愧到什麼都不敢做,甚至封閉住自己的內心,做起事來只像台機器。
然而要維持人類的外觀,還是非得用愛、勇氣與希望,包裏住內心的羞恥不可,因為羞恥心正是人類才會擁有的弱點,人類想在社會中生存,就必須具備能保護這弱點的裝備。
人類是羞恥的生物,不靠愛與勇氣與希望,這三種正面積極快樂的因素在背後推,就無法以人類的身分活下去。
不敢反抗他人不正的行為,隨意打壓自己不懂的事情,嘴上說得好聽卻只是想做些齷齪事,如果不用些未來有希望、改變要勇氣、一切都是愛的理由來解釋自己的行為,就會羞愧到什麼都不敢做,甚至封閉住自己的內心,做起事來只像台機器。
然而要維持人類的外觀,還是非得用愛、勇氣與希望,包裏住內心的羞恥不可,因為羞恥心正是人類才會擁有的弱點,人類想在社會中生存,就必須具備能保護這弱點的裝備。
利用 HTML 5 的 audio
和 video
兩種元素及相關屬性,可以讓你在網頁中播放 ogg/ogv 這種開放的影音格式,或 mp4 這種常見的影音包裝格式。
這有個重點,是你不必管你的播放器是否得三不五時,為了無聊的小事去頻頻更新,而且也不必太擔心不能播放 ogg/ogv 檔。
雖然說是 HTML,但 audio
和 video
常常還是需要有 Javascript 支援,才能正常使用那些操作面板。
另外就是影音檔案的連結可能會很容易被抓出來,得靠些方式擋直連或暴力下載。
而且並不是說不用 Flash,播放影片就會比較順,畢竟採 h.264 壓縮方式的 mp4 影音檔,如果是壓成 HD 畫質的話,可是超級吃 CPU 的。(所以 Nico Video 限制影音總流量也不是沒啥道理,原因是不是這樣我不知道就是。)
還有個問題就是,不支援 HTML 5,只支援 Flash Player 的瀏覽器(即一些不再提供更新的),可能得要直接下載檔案來播才行,無法在瀏覽器內播放。
(至於「彈幕」能不能玩,我想 HTML 5 是有可能做到的,只是我沒研究如何才能做到。)
在 HTML 5 規格中,有一個 canvas
元素,可以讓你配合 Javascript,即時繪製動態的 2D(SVG) 或 3D(WebGL) 圖片。意思是說,你可以用簡單的一些圖文,製造出與使用者互動的圖片,比如說玩皮球或俄羅斯方塊之類的,或者你也可以拿來畫畫。
另外因為是用向量繪圖的方式繪製向量圖片,所以不太需要擔心會像點陣圖那樣失真。
基本上用 canvas 技術畫出來的圖片,只是即時運算出來的「圖形」,所以不會有任何圖片檔案,你想下載什麼原始的點陣圖片是沒辦法的。
這部分好像牽扯到挺複雜的 Javascript 知識,我不太會解釋,要請各位直接看範例了。
國文老師上課都會教到,你的文章要有固定格式,標題該空四格、段落開頭要空兩格、引用要用引用符號……等等的,所以一開始就是用來承載文章的 HTML,當然也要特別注重去使用「有意義的標籤」。
HTML 5 改掉舊時代什麼都想用 div 包起來的大問題,而採用 nav、section、aside 和 footer 等有意義的元素,來裝該裝進這些容器中的有意義的內容。
這樣做的好處,不只是你在搜尋引擎所顯示的結果中,排名會比較前面、顯示的資料會比較清楚而已,這也會帶給你諸多網頁親和力上的好處。
既然 HTML 5 配上支援的瀏覽器,可以讓你播放影音、控制物件的話,那要做成線上遊戲也是可以的!
因為現在資料從缺,所以這一節單純就我個人的經驗來做說明。
古代有指腹為婚的訂婚方式,而且因為死亡率高的關係,結婚年齡的下限也不像我們現在訂的高,未出嫁的女子重品德的含蓄文化也讓衣服沒那麼突顯身材,所以我認為中國古代不太會去針對身材的凹凸做文章,因為會發育很好,又穿著暴露的,往往會跟賣身女子、妖魔鬼怪有關係,而引發不好的聯想。(不過「魔鬼身材」一詞在現代卻不具有惡意)
因此,雖然中國也不是沒有漂亮又身材火辣的良家婦女,但一般情況下,就是用「頸」「手」「胸部」「屁股」「腰」「腿」等的這種分段的身體部位名詞,配上「大」「小」「粗」「細」「高」「矮」「肥」「胖」「瘦」「圓」「方」「挺」「垂」「鬆」「緊」「輕」「薄」「纖細」「豐滿」等的狀態形容詞。
另外,也會用些植物(水果)、動物、器具和自然景觀來打譬喻。比如說「木瓜」「西瓜」「蟠桃」「葫蘆」「筍」「水蛇」「鐘」「冰」「玉」「石」「嶺」「峰」「溪」「河」,雖然哪些是現代用法,哪些是古代用法,我也不確定啦。
總之一般來說,重禮節的人,不太會對特定部位,用很直接的方式去形容,通常是針對整體或較大的部分,或改用譬喻的方式,繞點圈子去說女性的身材哪裡好不好、哪裡棒不棒。但是比較粗俗點的人,就會針對女性特定部位發表露骨的感想。
以下依身體部位來分項說明,各項目中,放越後面的,說出來時越讓人尷尬與害羞,所以跟當事人對話時,請盡量用前面的……大概啦。(有些在上一節有提過的就不再舉出了)
修長、魔鬼身材、前凸後翹、竹竿身材、傲人身材、豐滿、飽滿、富貴相、帶福氣、性感、窈窕、穠纖合度、充滿母愛、發育良好、圓滾
高挑、嬌小、小巧、圓滾、矮短肥、矮冬瓜
豐滿、豐胸、酥胸、胸型美好、上圍傲人、傲人雙峰、美乳、大胸部、胸前偉大、平胸、洗衣板、飛機場、胸部又大又挺、杯杯、好杯杯、好大的杯杯、巨乳、荷包蛋、豪乳、飛彈乳、圓潤飽滿、乳房沉甸、很有份量、很有重量、酥軟可口、充滿母愛
(小)蠻腰、水蛇腰、水桶腰
翹臀、圓滾、結實的小屁屁、又圓又大的屁股、大屁股
修長、(大)象腿
細長、修長
冰肌玉骨、滑玉凝脂、吹彈可破
我討厭坐公車,但這不是因為車體新舊、司機好壞或乘客多寡的特例因素,而是下面這些長期以來的通病:
死刑存在與否,干我們屁事。
死刑存在,卻還是被弄成無期徒刑,或關二十年就放出來,那我們還反對這種其實死不了人的死刑幹嘛。
如果今天是因為把犯了罪的人放出來,會讓他再度危害他人,那又該怎麼判斷,犯了怎樣的罪後,該不該馬上執行死刑,或是用無期徒期關他到死呢。
而就算我們知道了死刑犯有哪些,為何被判死刑,但我們可以決定他們該不該死嗎。
硬要說的話,在場所有人,未來都有機會危害他人,但我們卻沒有被我們送去執行死刑,是為什麼呢。
如果真的覺得這死刑犯不該死的話,可不可以直接請覺得不該死的人,幫忙保管好這死刑犯就行,這樣子死刑犯不會進到社會,我們看不到死刑犯,我們不知道死刑犯,我們不關心死刑犯,而死刑犯不會死亡,而死刑犯不會再犯,廢死團體達成目的,國家不必花錢養育,受害家屬不再受創,這樣子大家都可以繼續過日子,不需要再理會死刑犯會不會再危害到我們了。
不過回到現實面來看,不只廢死團體沒人想全權養育死刑犯,而且無論是不是犯人,多數人也不會想花金錢時間心力養個陌生人,所以國家還是得吃下這筆帳,而且我們也得付出代價逼國家去吃下這筆帳。
所以死刑存在與否跟我們無關,是不是死刑也無關,真正有關的是,我們的國家,是不是成了將人命視作可以標上不同價格的物品,顧著買賣這些物品獲利,而忘了我們的國家到底是在幹嘛的。
如果因為沒有死刑,因為沒有徒刑,因為沒有罰金,我們就可以任意犯罪(以我國法律為依據所定的犯罪)的話,也只是說明這個社會已經習慣也認同了這種道理,大家同意法律上不會處罰的行為,就是合法的自由,這樣子就與有意無意踩死螞蟻都不該被判刑是一樣的了。但我們每一個人真的都認為一件事在法律上沒有刑罰,就可以去做了嗎?反過來說,為何會明知法律上是有刑罰的,卻還要去做呢?
法律可能不是正確的答案,但我們的確正在逼國家,用法律去制裁某些自由,而這制裁行為,及受制裁的自由也一直在變化,所以可能有一天,我們將不再煩惱該不該執行死刑,而是煩惱該把這犯人丟去給誰養育、或丟去給哪家機構隔離。
總之先為我們不會因為發表對國家不利的言論,就馬上被抓去監禁或槍斃,好好歡呼吧,因為這自由終將會有違法的一天。
只要活得夠久,我就一定會因為這篇文章,而被「國家」抓去槍斃,而且還是跟各位一點屁關係也沒有。
書本,是人類有製紙和印刷技術以來,就一直伴隨人類的知識承載媒體。
一本本不同名稱類型的書,每一版都是由同個母版印出來的,可以說是沒啥不同。
有些書講料理,有些書講道理,有些書講倫理,有些書講法理,各有各的內容。
而有些書,觸及眾人避諱的事,大談常人難以啟齒的事,揭露私人的行事,這些書,總是會成為特別受人注意,甚至是反對、拒看的書籍。
也許閱讀一些遭人反對的書,會讓這人也受到眾人的排擠,會讓常人覺得這人沒有社會常識,會有人覺得這人知道太多他人私事了,不過這些書,寫的也不是人類沒有,或人類無法理解的東西,因為不管是哪種書,動筆寫的都還是人類,只是他人能否瞭解內容而已。
假設今天,因為我們不能瞭解某本書的內容,就要將這本書完全毀滅,監禁隔離洗腦懲罰殺害作者,甚至只要有碰過這本書的都要重新教育,那一定會有人覺得這種作法根本是瘋了,而會覺得瘋了的可能根本只是個旁觀者。
只是很多時候,作者跟加入的旁觀者很少,但瘋子很多也很強大,所以書本就這樣不見了,仿佛從沒來過這個世上。
也許書本的材料都差不多,同一版的也都是沒啥差異,但拿在不同人手上,每一本書也都會因不同人而得到不同的意義。
同一本書可能是至親好友送的,而具有一生珍藏的記念性質;同一本書可能是被師長硬塞的,而讓人光拿在手就無比辛酸;同一本書可能是隨興買來看的,而在讀一會後就會隨意丟棄。
不同的書本,有不同的定價,有的貴,有的便宜,但表面的價格終究是一時的,在人心中的價值才是這本書真正的價格。
當一本書有了定價後,人們就會著迷於定價是否高過於心中的價值,而不去問,這本書的價值,是否值得人們真的決定去買下來,常有的只是買一堆沒那個價值的書,給自己徒增煩惱而已。
也許再怎麼沒價值的書,都會有派上用場的一天,但在那天來臨前,我們永遠不會去注意這本書的。
書本出版的數量何其多,能讓我們注意到的話題作卻何其少;書本承載的資料何其大,能讓我們閱讀完的好作品卻何其少。
一本書載不完全部的人類知識,一個人看不完全部的人類書籍。知識有盡,力量不足的人類,仍會繼續創作書本,與撲滅書本,儘管他們如此無知無力,連要相信自己正確都不敢,也不會變。
但是即使充滿挫折,書本仍是會繼續出版的,而人類也將會繼續為書本出版與否煩惱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