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讀懂
人在恐慌時,會有不理性的行為。不理性的行為,會浪費公眾成本在克制這種行為上。
以此例的「SARS」來說,就是「一般民眾」大量囤積口罩,而讓第一線最常接觸病患的醫療人員無足夠口罩可用。
以及地方強逼中央採不必要的嚴苛標準(想像你會讓每間住宅都設計成能防隕石嗎?),導致醫療人員浪費時間精力,上報沒必要上報的病例,卻疏忽掉真正有必要注意並立即防疫的病例。
當「權力(不是懽利)」凌駕於「專業」,就會讓原本已經存在的統一處理中心,被迫配合「玩權者」的「愚民政策」。
「SARS」本來就不需要像前項那樣處理,只要專注在院內防疫即可,台灣並不是第一個疫區,防疫流程老早就建立好了。(2003 年 02 月底被 WHO 注意、03 月中即確定了發病症狀及感染途徑、潛伏期等)
但台北市政府卻有意讓全國人民感到恐慌不安,並以完全不專業、無視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門外漢廣告,以及種種無用的「送愛心到醫院」「全民戴口罩」宣導為自己加分,卻讓醫療人員疲於奔命,無視醫療人員及病患、家屬的尊嚴和人權(隱私),且讓必須優先提供給第一線人員的口罩,被幾乎用不到的民眾大量搶購。
可笑的負責任方式。
就跟前兩項說的一樣,「SARS」的主戰場是院內防疫,而當時 03 月底開記者會的其中一名「台北市衛生局長邱淑媞」,卻是因為「(提供給市民的)口罩供應調度不佳」這種理由而於 05 月中辭職。
06 月,台北市政府強制要求「全民戴口罩坐捷運」,卻推說「必須由中央決定何時停止」。
超過三分鐘,不說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